大家应该都知道,每到年底就是诈骗案高发时间,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,涉及钱财、转账、银行卡、中奖、电话转接公检法、短信点链接、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、提到“安全账户”等等情况的一律不要轻易相信,一定要自己多留个心眼,谨防被骗。诈骗手法一般表现为:网上投资、网上刷单、网上借贷款、冒充QQ好友、网上买游戏币、购物退款、购买保健品等等,日常生活中自己要多注意,而且也要提醒并告知父母,让家里人都多注意,多留个心眼。
案例一 相信“充值返利”,被骗16万元
福建晋江的黄同学,上网课间隙在某群里看到“10倍返利的广告,用父亲手机扫码支付10次,共被骗164500元”
手法:骗子在群里发布“充值返利”、“红包返利”的广告,称支付一定金额便可获得数倍收益,引诱学生扫码支付;随后又称需要充值满一定金额才可返现,诱导学生多次付款。
案例二 参与“兼职刷单”,被骗19万
广东惠州的橙橙同学,上网课时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后,加入某网红生日福利群,被刷单兼职广告吸引。橙橙第一单赚钱后,投入更高,随后四单共计被骗19万。
手法:骗子通常会群发消息,打着“不限年龄”“赚零花钱”等名义,诱惑使用手机的学生参与刷单;前期返还本金和佣金,用小利吸引,之后以“系统故障”等理由诱骗学生连续投入更多。
案例三 上网课看直播,打赏7万元
湖南长沙的浩浩同学,在家上网课期间觉得无聊,偷偷用手机看直播,跟主播互动后很兴奋,给主播充值打赏7万元。
手法:学生长时间上网课,精神难以集中,很容易被直播游戏等内容吸引,沉迷其中,使用父母的钱充值、打赏。
提高警惕 提防电信诈骗
01 冒充秘书
不法分子冒充上级领导秘书等身份打电话给下属单位负责人,以推销书籍、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支付订购款、手续费等,实施诈骗活动。
02 冒充亲友
不法分子在与人视频聊天时,截取对面画面,随后再利用木马程序等盗取对方信息,用视频画面冒充本人与亲友聊天,骗取信任后便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实施诈骗。
03 冒充公司老总
不法分子打入企业内部通讯群,了解领导及员工之间的信息,再通过伪装微信账号等,冒充领导对员工进行诈骗。
04 补助救助、助学金
不法分子冒充教育、民政、残联等工作人员,向学生、市民、残疾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称可以领取相关补助或救助金,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机或其他途径汇款,从而实施诈骗。
05 冒充公检法电话
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,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、涉嫌犯罪等理由,要求受害人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,以此实施诈骗。
06 伪造特定身份
不法分子伪造成高富帅、白富美等,通过恋爱等方式骗取受害人的信任,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。
07 相册木马
不法分子冒充各种身份,引诱受害人点击电子相册,其中植入的木马病毒便会获取用户网银信息等。
08 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
不法分子先窃取受害人网银账号和密码通过购买贵金属、活期转定期等操作制作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。然后假冒客服骗取用户信任,称如需退款需要受害人提供自己收到的验证码,受害人一旦提供给对方,网银里的钱便会被全部转走。
备案号:湘ICP备17000505号-2 手机网站:m.hnzzpx.com 投诉电话:18508484306 投诉邮箱:2950901865@qq.com